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69.“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休息”表就真理植入良善,以及对这真理的接受而言。这从“耕种”和“收割”的含义清楚可知:“耕种”是指真理植入良善,如下文所述;“收割”是指对良善中的真理的接受。“收割”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站着的庄稼”表示正在孕育中的真理(9146节);“穗子”表示作为良善容器的真理;而穗子中的“大麦或小麦”表示接受真理,以及被真理接受的良善。然而,此处要这样来理解,涉及这种收割的人类劳碌会停止,因为经上说“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休息”。在安息日“休息”表示重生的第二个状态,这时人体验到平安,并住在天堂里,被主引导;在这个阶段,这些事无需人的劳碌或努力就会实现。“收割”表示真理被良善接受(参看9295节);“安息日”表示一种平安的状态,这时人被主引导(参看10668节提到的地方)。
“耕种”之所以表示真理植入良善,是因为“田”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因而也表示教会的良善;播在田里的“种子”表示信之真理。“田”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参看2971, 3196, 3310, 3317, 7502, 9139, 9141, 9295节);“种子”表示信之真理(1940, 3310, 3373, 3671, 6158节)。
在圣言中,经上常提到地、土地、田地、播种的时候、收割的时候、站着的庄稼、禾场、五谷、大麦、小麦;在这些地方,它们都表示涉及教会的建立和教会中人的重生的那类事物,因而表示与构成教会的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有关的那类事物。表示这类事物的原因在于对应关系;因为地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植物界的事物,都对应于存在于天堂中的属灵事物,这一点从出现在那里的事物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在天堂可以看到新耕的田地、休耕地、平原、花园,准备收割的田地,种植树木的地或小树林,以及其它类似在地上所看到的事物;那里的人都知道,构成天堂的事物,因而构成教会的事物,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他们眼前。
一个正在阅读圣言的人以为那里的这些事物只不过是隐喻。但要知道,它们是真实的对应,如以赛亚书中的这些事物:
要倾听,听从我的嗓音。犁田的人哪有终日犁地撒呢?岂会开垦耙地呢?岂不就撒种小茴香,播种大茴香?如此收割的人就贮存量好的小麦,选定的大麦和指定的粗麦。祂就这样教导他去判断,他的神指教他。(以赛亚书28:23-26)
这些事物看似隐喻或对比;但它们却是真实的对应,用来描述一个教会成员的改造和重生;这就是为何经上继续说“祂就这样教导他去判断,他的神指教他”。“教导去判断”表示赋予他聪明,因为“判断”表示对真理的聪明理解(2235节);“指教他”当由神来做时,表示赋予他智慧。由此可见“犁田”、“耙地”、“撒种小茴香”、“播种大茴香”、“贮存小麦,大麦和粗麦”表示什么,即:“犁田”表示将真理植入良善;“耙地”表示将这些事物有序排列;“小茴香(译注:black cummin,直译黑孜然)”和“大茴香(译注:cummin,直译孜然)”表示记忆知识,因为这些是为了人能接受聪明而首先学习的东西。“小麦”表示内在人的爱之良善(参看7605节);“大麦”表示外在人的爱之良善(7602节);“粗麦”表示这良善的真理(7605节)。
“犁田”由于对应而不是由于隐喻而表示总体的教会的第一阶段,以及具体的每个正在重生,或正变成教会或教会化身之人的第一阶段,这从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明显看出来,申命记:
你不可把混杂的种子种在你的葡萄园里。不可用牛和驴一同犁田。不可穿搀杂在一起的羊毛、细麻做成的衣服。(申命记22:9-11)
这些话意味着良善和真理的状态决不可混在一起;因为“葡萄园”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田”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用牛犁田”表示通过良善作准备;“用驴犁田”表示通过真理作准备;“羊毛”也表示良善;“细麻”表示真理。此处的情形是这样: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处于一种良善的状态,而那些在祂的属灵国度的人处于一种真理的状态;处于这一种状态的人不可能处于那一种状态。谁看不出上面这些话表示更深层次或更高层次的事物?否则,在葡萄园里种混杂的种子,用牛和驴一同犁田,穿搀杂在一起的羊毛、细麻做成的衣服能有什么害处呢?
41.他们当中有些人看到主后,被引到右前方;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说他们能看到一道光,远比以前所曾看到的更明亮、更纯净,任何光都不可能胜过它。当时此处正是傍晚。还有许多灵人这样说。天堂之光是大光,比地上的正午之光大出许多倍(AC 1117, 1521, 153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天堂所有的光皆出自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3643,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为那里提供所有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天堂之光既光照天使的视觉,也光照天使的理解力(AC 2776, 3138)。说天堂处于光和热,意思是说处于智慧和爱(AC 3643, 9399, 9401)。
2776.“把他献为燔祭”表示祂要将自己或这理性圣化为神性。这从“燔祭”的代表清楚可知,在希伯来民族和犹太教会中,“燔祭”是他们最神圣的敬拜行为。有燔祭,也有祭物,至于这些代表什么,可参看前文(922, 923, 1823, 2180节)。他们的圣化是通过燔祭和祭物实现的,这就是为何此处“献为燔祭”表示圣化为神性,因为主将祂自己圣化为神性,也就是说,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将人性与神性合一(参看1663, 1690, 1691e, 1692, 1737, 1787, 1812, 1813, 1820节)。
如今大多数人以为,燔祭和祭物表示主的十字架受难,主通过十字架受难偿还了所有人的罪孽。他们甚至以为祂把这些罪孽都揽到自己身上,从而担当了它们。因此,那些相信的人就以这种方式称义和得救,只要他们认为,即便在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认为主为他们受难,不管他们整个一生过着怎样的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十字架受难其实是主所承受的最大程度的试探,祂通过这试探将祂的人性与神性,并神性与人性完全合一,从而荣耀了祂自己。这种合一本身就是那些拥有对主之信,也就是仁之信的人能够得救的手段。因为至高的神性本身无法再抵达人类那里,人类已经如此彻底地与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隔绝,甚至不再承认它们的存在,更不用说感知它们了。因此,为了至高的神性能降到处于这种状态的世人那里,主降世并在自己里面将人性与神性合一。这种合一只能通过最严厉的试探的争战和胜利,最后通过终极试探,也就是十字架受难而实现。
这就是为何主以其神性人身或人性能光照人类心智,甚至光照那些与爱的属天事物相距甚远的人,只要他们拥有仁之信。因为在来世,主向属天天使显为太阳,向属灵天使显为月亮(1053, 1521, 1529, 1530, 2441, 2495节),一切天堂之光都来自祂。天堂之光具有这种性质:它在光照灵人和天使眼睛的同时,也光照他们的理解力。这种光照理解力的能力也是那光里面所固有的,所以在天上,任何人所拥有的内在之光,也就是理解力的量,与他所拥有的外在之光的量是一样的,或说他拥有的外在之光越多,他拥有的内在之光,或理解力就越多。这表明天堂之光如何不同于世界之光。正是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属灵人的眼睛和理解力;但除非主将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否则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若非主将它们合一,无论世人,还是天上的任何属灵天使,都将不再拥有任何理解力,或感知良善和真理的能力,因而不再拥有任何祝福和幸福,因此根本没有任何拯救。由此可见,除非主取得人身并荣耀它,否则人类无法得救。
谁都能由此判断出以下观念是否正确,即:人们只要出于某种内在情感认为主为他们受难,担当了他们的罪,就会得救,无论他们怎样生活。而事实上,从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获得的天堂之光只能抵达那些过着信之良善,也就是仁爱的生活之人,或也可说,那些拥有良心的人那里。天堂之光能在其中进行运作的这个层面本身,或接受这光的器皿,就是信之良善,或仁爱,因而是良心。属灵人从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那里获得拯救(可参看1043, 2661, 2716, 271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